旧版  | 手机版 | 导航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longquan celadon

资讯

企业

图库

视频

百科

原创 证书查询

 青瓷饰品

 论坛 博客  微信公众号:青瓷网lqqcw_com

首页

展会

文化

技术

名家

导购

下载 青瓷商城 实验室 微博 更多
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其它

龙泉元代樽式炉鉴赏

时间:2014-04-17 15:44:24  来源:龙泉青瓷网(老版本)  作者:佚名
为了增加美感或表达某种理念,历代青瓷多被装饰上丰富多彩的纹样。如今,这些纹样成了人们观察古代风俗、宗教、美术,尤其是古人复杂却又充满理性之精神世界的户牖.这是青瓷专家李刚先生在“美与情在青釉中摇曳”一文中对龙泉青瓷文饰寓义的阐述,笔者完全赞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青瓷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仿佛青瓷就是我40岁以后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几年来收藏的精品每天都要抚摸它几回,一天不见面如同相隔三秋,整个生活也因此而充满了激情、遐想、色彩,精神为之充实、浪漫。下图就是本人收藏品中的一只元代樽式香炉,它高18.2公分,口径26.5公分,足径比口径稍小,重达7公斤多,通体施青釉,厚胎厚釉,釉层肥厚,釉面略带乳浊呈失透状,釉色青绿粉润,釉表光泽柔和,有如青玉;腹部刻画牡丹纹,香炉内底部中间一圈不施釉并开有一3公分左右径孔,露胎处呈标准铁锈红色泽。
      
关于元代到明代早(中)期香炉底部多有开孔一事,国内青瓷理论界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元明代香炉请入供奉后,供奉者在菩萨面前不敢轻举妄动,香灰多、满时便从供桌下方出灰,故留孔;也有的认为是燃香气氛的需要,放置香炉供堂内一般肃静无风,香炉燃烧时由于通风需要底部开孔,使得香雾朝上散发同时沿炉壁螺旋式上升,缓缓而出,宛如海市蜃楼,从心理角度,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宗教氛围,也较符合信仰的神圣,另外一种说法从物理上自圆其说,时属龙泉窑大量烧造,供不应求,为节约空间普遍使用了叠烧技术,即在器物底部开一个2、3公分大小的孔,目的出于能烧熟烧好所叠物品的需要,这种观点较为科学,右图所示的龙泉大窑窑址花盆残器能充分证明这一点。但笔者不同意作花盆推理,有的人以为此洞乃方便流水,试问,谁会花费如此成本和精力只将它置于地面,另外例如这只7公斤重的香炉当花盆是否沉些,最后一点就是元代龙泉花盆器型(附图所示)根本不同于樽式香炉,这方面需要矫正视听,记得去年底笔者就在杭州一本拍卖公司的预展书上注意到,他们把这样的香炉作花盆注释。
      
我国元代,国家统一,多民族团结,经济文化和贸易发展较快,龙泉青瓷的销售范围在国内北到内蒙,西抵新疆、南至西沙群岛。作为外贸交易,龙泉青瓷被列入重要商品,通过瓯江船运至温州、宁波、福建泉州等地外销欧亚大陆各国,另外还通过运河等途径随古丝绸之路出境。
      据文献记载和目前能看到的元龙泉青瓷,当时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器型高大、胎体坚密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半透明;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此外,还大量出现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
     
元中、晚期至明早、中期时的龙泉窑特点:烧造规模继续扩大,青瓷品种增加,器型悄悄变大。从土耳其依斯坦布尔博物馆等地古代龙泉瓷收藏品到韩国新安沉船及非洲发掘证明,龙泉青瓷大盆可达50cm以上,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只70公分大小的素文大盆(见附图),香炉等器物也一改南宋时期的小巧玲珑,器型十分大气,具有马背民族的英雄豪杰感,此时龙泉青瓷外销量比宋时大幅度增加,许多出口青瓷明显带有伊斯兰民族风格,有的承接定义文饰烧造,此时的龙泉瓷窑发展到几百处,百里瓯江两岸窑火通明,船幡林立,窑工号子声响彻大山,以大窑村为龙泉窑中心向周边发展,考古发现,无论龙泉东区上严儿等村的元代窑址上的仿“哥”产品,还是从大窑村、溪口、安仁等窑址的元代残器釉下刻划纹饰分析,龙泉在元代和明代都有官办或半官办窑场,定样烧制各种皿物,供奉朝廷使用,这一点去年大明官窑的发现已经证实,故推理类似这样精美的樽式香炉在当时可能属进贡之物,享受过一番荣华富贵。
     
目前,不少人对龙泉窑的认识多局限于对宋代晚期薄胎厚釉的粉青、梅子青的认同,不错,这个时期它的工艺和精美程度的确可以作为龙泉窑的代称,随着女真族的铁骑突入汴京,北宋亡,宋王朝南迁杭州后,其统治者政治上痛定思痛,美学上融合江南文化,推崇沉静素雅的江南山水理念,于是上行下效,这种平静高贵的气韵在龙泉青瓷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然而青瓷专家李刚先生指出:这真可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因为经考古人员调查发掘证实,自元至明翡翠如玉的厚胎厚釉青瓷,也一直是龙泉窑生产的主流产品,而传统的刻划花亦与之相始终。常见刻划纹样有缠枝牡丹、菊花、水草、蕉叶、莲花、荷叶、水波、云朵、游鱼、大雁、凤凰等,大部分纹饰构图简练,刻纹奔放,符合元代游牧民族统治阶级的精神审美习惯。
      
牡丹乃百花之王,其富贵姿色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如附图樽式香炉所示的刻花牡丹元代较为多见,有时它与其他花纹组合于同一件青瓷上,但更多的是以缠枝牡丹的形式贴饰在器外腹,与唐宋越窑的刻划牡丹纹相比,宋元龙泉窑的刻花牡丹显得更雍容华贵。李刚先生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在“美与情在青釉中摇曳”中美文如下:
      喜爱牡丹之风兴于唐代,当时京城长安遍种此花,唐代诗人徐凝的〈牡丹〉诗云:“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刘禹锡在他的〈赏牡丹〉诗中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由此可见,牡丹在唐代就被视做富贵的国花了。 《 菽园杂记》记载:“江南自钱氏以来,及宋元盛时,习尚繁华。富贵之家,以楼前种树,接各色牡丹于其杪。花时登楼赏玩,近在栏槛间,名楼子牡丹。”
      这只元龙泉窑樽式香炉上的刻花牡丹,莫非就是这种“楼子牡丹”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或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dmin@lqqcw.com我们将核实后删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钨钢修坯刀(图文)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