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 手机版 | 导航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longquan celadon

资讯

企业

图库

视频

百科

原创 证书查询

 青瓷饰品

 论坛 博客  微信公众号:青瓷网lqqcw_com

首页

展会

文化

技术

名家

导购

下载 青瓷商城 实验室 微博 更多
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其它

龙泉窑――历代风格的演变及烧制技术

时间:2012-10-28 20:20:48  来源:龙泉青瓷网(老版本)  作者:

龙泉窑是指我国浙江省南部的上百家窑厂,曾以所烧制同一系统的青瓷,名闻中外。历两宋、元、明、清,以至现代。这些窑厂分属龙泉、云和、丽水、永嘉几个县份,但是以龙泉县境窑厂最密集、最具代表性,因而闻名。严格说来,应称之为龙泉系青瓷。

      历代窑址分布

龙泉窑的创建时代,一般都说始于宋代,实则自五代已烧制青瓷。宋庄季裕的「鸡肋篇」云:

龙泉县,又出青瓷,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出于此。宣和中,禁廷制样需索,益加工巧。五代吴越国钱氏曾向中原进贡,贡品以丝绸、瓷器为大宗,动辄十数万。这么大的数量,绝非余姚县上林湖(越窑)一地所能供应的,相信绍兴、上虞县等地,以及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等地的五代窑址,应该都是当时烧制贡瓷的重要地点。

由古窑址的发掘,发现在北宋窑床下面有五代瓷片的堆积层。这些五代龙泉窑址,共发现十几处。主要分布在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王湖、安福,以及丽水县的黄山、石牛等地。从这些五代窑址所发掘的瓷片看来,我们可以说,五代时龙泉窑受越窑的影响。

北宋一百六十多年,龙泉窑发展极盛。吴越亡后(公元893978年,即太平兴国三年),北宋朝廷对浙江的青瓷窑务十分重视,太平兴国七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北宋初,浙江北部的越窑仍继续生产青瓷,只是其重要性已逐渐为南部的龙泉窑所取代。

北宋龙泉窑址遍布于龙泉县的大窑、金村、溪口、王湖、安仁口、周、王庄、梧桐口,云和县的赤石埠,遂昌县的湖山镇。其中规模最大、产量最丰的,当属大窑和金村。单是大窑一地,就发现北宋窑址二十三处金村也有十六处之多。

大窑发现一瓷片,印有「永清窑记」。宋代,私家作坊出品的器物,如临安漆器、湖州铜镜,往往记有商标,有的还在商标上,记着「真」或「真正」的字样,以防假冒。「永清窑记」的发现,正说明北宋龙泉窑在当时的声誉。

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在杭州附近的修内司和郊坛下设立官窑,但是规模不大,要供应御用器皿,还得仰仗南部就近的龙泉窑。南宋政府的财政困难,必须仰赖税收,尤其是海外贸易,设市舶司,可抽取可观的货物税。其出口货品以瓷器、丝绸、铜钱等为大宗。龙泉窑为了供应国内外市场,除了原有的产地外,在龙泉县的八都、竹口设新兴的窑厂,以溪口(窑址十三处)和大窑(窑址四十八处)最为繁荣,可说每一山坡都有窑址。

元代海外市场更为广阔,驿站的建立,使得陆路交通也非常便捷。瓷器成为商业活动的重心,需要量自然激增。元代龙泉窑址,特别是在龙泉县的大窑,沿溪十里的山坡上,共有窑址五十三处,每处窑址其窑具和瓷片堆积如山,产品之精,为龙泉其它窑址所不及。竹口及枫堂有十几处元代窑址。而龙泉县东部的梧桐口、小白岸、杨梅岭、山石坑、大王屿、道太、葡萄、前赖、安福口、王湖、马 、岭脚、大琪、丁村、源口、王庄,云和县的赤石埠,丽水县的规溪、宝定、高溪,以及永嘉的蒋 、朱涂,共一百五十多处。大致沿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开来,产品可以顺流而下,由瓯江口的温州(今永嘉)以及下松溪,过浙江与福建的交界,经福建的闽江流域,由闽江口的福州及更南的泉州(即今晋江),运销到海外市场去。从温州地区古窑址的调查结果看来,宋代青瓷业的中心,已转移到瓯江上游的丽水、龙泉一带,下游的永嘉已处于次要地位。

明代龙泉县属处州府,故称为处州窑。各窑址继续烧造,龙泉、丽水、乐清及永嘉县均有窑址。明代全国制瓷重心集中于江西景德镇一地。龙泉窑仍大量生产,但质量、式样均不及景德镇窑。当时人所喜爱的瓷器,不再是元以来景德镇的覆烧芒口瓷及龙泉青瓷,而逐渐喜用景德镇的青花瓷、釉里红、各种单色釉瓷器,以及彩瓷。

清初龙泉青瓷的烧制技术失传,直到咸丰年间,据说当时有福建德化陶工数人,来龙泉西乡木岱一带,建窑烧制粗瓷,并传授技艺。直到现代,龙泉瓷厂仍以谷壳加石灰烧炼釉灰,这种方法可能就是咸丰年间传入的。福建德化窑正是用此法配釉灰,而与宋元龙泉窑的配法不相同。

      龙窑与阶梯式窑

五代时龙泉窑的陶工,究竟使用那一种窑,目前因缺乏考古方面的资料,不能确定。然而,我们可以参考越窑系的窑厂所使用的窑,以为左证。在上虞县窑寺前窑址,发现圆形残窑一座,窑具(支垫坯体用的)是粗壮的三足支钉。但在东南角的立柱山则发现一段废窑,是属于龙窑型,依斜坡筑成,南北向,火门在北,壁砖都是黄泥坯,单层平砌,底部为生土,有匣钵少许。北端窑壁残高0.6公尺,宽2.4公尺

什么是龙窑?原来筑窑时,利用山坡的倾斜度,依山建筑,窑身斜度产生自然抽力(注),取代了烟囱的部分功用;狭长的窑身,像极一条伏在山坡上的宠,故名。也有人称为蛇窑。

窑的构造对于烧制陶瓷,有极密切的关系。理想的窑必须有几个条件――一保温:不致散失太多的窑温,以节省燃料。二耐高温:瓷器的烧结温度高达12801300℃左右,如何达到这程度的温度,不是易事。三均温:如何使窑温上升不致太快,如何使窑内前后中段、上层、下层的温度均匀一致,是门学问。以前的陶工善于利用窑内各部位不同的窑温,分别放置素烧坯、大缸,或精细的瓷器。而历代陶工每每致力于窑身的改进每一次成功的改进,直接导致窑厂的兴盛与繁荣。

大致说来,中国早期的窑为升焰式,不易均温。龙窑虽然善用斜坡,窑身前缓后陡,符合烧窑的预热时期升温要慢的原理,比较进步,但仍不理想。就是江西景德镇一地所使用的蛋式窑(亦称景德镇窑),前高后低,前有火坑,较窑床低,后有烟囱,也是半倒焰式窑。底部的温度较低,不易达到窑顶同样的温度换言之,窑内上下温差较大。较理想的窑,为倒焰式窑,如明代龙泉窑所使用的阶梯式窑,也称为登窑(后文将述之)。目前各地所使用的瓦斯窑,也都属于倒焰式,火从窑床四角落上升,达到窑顶(呈穹窿式)下降,由窑床中央的孔道集中,通往烟囱,排出废气。

在龙泉县金村16号窑址,发现北宋龙窑一座,已残破,依山建筑,斜度1418°之间,前缓后陡。为了降低火焰流速,窑中后段造成弧形,整个窑身前直后弯,火膛狭小呈半圆形,火门与窑床之间,仅5060公分。窑体庞大,窑床后壁的底部有七、八个出烟孔,每孔高25公分,宽15公分左右,壁外有一个半圆形的小土洞,用来排泄烟气,看来也算是半倒焰式。这样简单的烟囱构造,是因龙窑窑身有斜度,其斜度所产生的自然抽力,取代了烟囱的部分功用。再一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北宋的龙泉青瓷烧制时,升温速度较缓,因此不需要高大的烟囱来造成强劲的抽力。该窑窑床斜平,不分级,上铺石英砂粒。窑壁用砖和废匣钵砌成。残长50.36公尺,宽2.252.80公尺。根据前后两段残留的匣钵来判断,每一匣钵高度平均为8公分,由其排列的密度,推测全窑可放匣钵170行以上。如果每行约排78个匣钵,那么总数约1300个以上。如果烧的是盘、碗,估计全窑可烧瓷器二万至二万五千件。

南宋时,龙窑有了改进。大窑及金村均发现废窑,其窑设有九个窑门,八个在东壁,一个开在西壁,并与烟囱接近。可看出当时装窑、出窑全在一边,可能与厂房和出入道路有关。同时可以增加装烧量,保护窑温,并节省燃料,但是仍不能避免窑温不均匀的缺点。金村所发现的龙窑,留有大量未烧结的废品。

由这些废品,我们可以明白南宋时装窑的方式。碗、洗、盘、碟、杯是采取匣钵覆迭法。匣钵底部内凹,将匣钵反扣,上置一坯,再反扣一匣钵,再置一坯。至于瓶、觚等器,采用匣钵仰迭法。这类匣钵为平底,一匣钵内装一件,或四、五件,再迭另一匣钵

早期制陶器,装烧坯体往往不用匣钵,坯体直接受火炙、落灰的影响,以后逐渐进步,知道用耐火泥制成筒形、钵形的粗制陶器――匣钵,内装坯体,以避火气。越窑早期使用筒形匣钵,内置渣饼(即一素烧陶饼),并用小泥块黏稳坯体,以防止倾斜。以后才以三足支钉代替,仍有匣钵保护之。匣钵的实用与否,装匣钵的手续简便与否,匣钵所占用的空间,所吸去的窑温,堆栈匣钵的手法等等,均直接影响烧一窑的成本。占用太多的空间,则瓷器的产量相对地减少;吸收太多的窑温,则费燃料;匣钵堆栈不稳,会造成塌窑;匣钵堆栈的疏密不当,会影响火焰的流通。

以南宋的龙窑废品看来,大件瓷器置窑室中段,以取其均温;小件置前后段,中间以大件间隔,以起稳定的作用,避免塌窑。

元代仍是长条形斜坡式的龙窑。值得注意的是,龙泉县大窑和竹口等地,出产大量的大型瓷器,有高达1公尺左右的花瓶,有口径60公分左右的盘子。当时对于窑温的控制,必然有独到之处。

明代龙泉窑则使用阶梯式窑,也就是如今习见的登窑,分为火室和四间窑室及烟囱。火气由后壁的孔洞,通到另一窑室,然后从前壁下窑床的孔洞,上升至穹顶,再下降,通到下一窑室,属倒焰式。每一窑室有一门,可供装窑出入之用。烧窑时用砖封起,只留一方孔,以为投柴及观火色之用。

         胎与釉

龙泉窑各窑所使用的原料,大致为瓷土、紫金土、石灰石及松木灰等。其成分虽随产地略有不同,但可以下表了解其成分:

浏览原件

各时期的龙泉青瓷,均曾取样,并作过分析实验,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也帮助我们了解各时期制坯、配釉的不同处。

宋代龙泉青瓷的胎中,含铁量都高达2.l2.4%左右。黑胎甚至高达4.5%。元明时代,胎中铁的含量虽然显著降低,但仍有1.7%左右。换言之,胎中铁的含量均显著偏高。

但是龙泉的瓷土,铁的含量多半在1%以下,稍高者不会超过2%。因此可判断,古代龙泉青瓷胎的配方,一定掺入紫金土。

让我们来检讨其胎土中掺紫金土的原因:一引入一定量的紫金土,等于加进相当份量的铁分,在还原气氛之下,形成亚铁,也就是一种强的熔剂,可降低其烧成温度。二单用瓷土来制坯,往往可塑性较差,不及瓷土掺紫金土来得合用。三相信当时有意要烧制灰胎,以衬出幽雅的青釉釉色。胎土原料中若含铁、钛较多,经过还原后,可呈灰色。如果是白胎,则反衬出的青釉釉色将浅淡得多。

再则,实验的结果,古代青釉的配方中,或多或少都掺了紫金土。实验中,配成含铁量相同的两青釉,一种只用大窑的瓷土配成,一种则掺了紫金土;结果,前者色调极浅,而后者较深,可能是紫金土中含有大量杂质的缘故。

就釉的性质而言,古代龙泉青釉可分为石灰釉及石灰- 釉两大类。五代及北宋初,氧化钙的含量高达1316%,钾、钠含3.8%左右,基本上属于石灰釉。

南宋、元明,氧化钙的含量减低,钾、钠则高达4.86.2%,元明更提高至6.67.6%,属石灰-碱釉。

石灰釉的主要特征是高温时流动性大(即其高温黏度偏低),釉面光亮。而石灰-碱釉的高温黏度显著偏高,釉面光泽柔和,不刺眼。这些特征除了与烧成温度有关外,化学组成是其主要的决定因素。例如,同一配方的青瓷釉,如果拖火(即还原结束后,将窑内气氛改回到氧化气氛)时升温较慢,釉层中密布细小的气泡,有助于釉面光泽柔和。如果升温快,则气泡颗粒粗大;若甚至提高1020℃的烧结温度,则釉面往往光亮透明,有如玻璃。

南宋时,不用石灰釉,而改用石灰-碱釉,显然是一个创造性的进步,这样处理可使青釉厚而不流。南宋瓷片,许多明显可看出上釉两次、三次,甚至三次以上者。即坯体蘸釉待干后,再蘸(或喷或淋)一次釉,其上釉的技术必然有独到之处。釉层厚者,往往易遭致干燥期间的龟裂,导致烧成后釉表面的诸多缺陷,如缩釉、苍蝇脚等等。上釉的手法、釉浆的稠度、粒子分布、渗透性,坯体表面的状态有无尘埃,坯体的干湿程度、气孔大小等等,都要顾及。换言之,釉层厚度与操作技术有极密切的关系。

反观元代龙泉青瓷,往往胎骨厚,釉层薄。有的光亮似玻璃,有的则阴暗无光(恐未达烧结温度所致)。这些现象都说明,元代但求大量生产,不求质量精美的情形。

南宋以后的龙泉青釉,钾、钠含量相当高(4.87.6%),究竟是如何配成的呢?「菽园杂记」云:

青瓷,初出于刘田(即今大窑),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泥,可能指熔剂石灰石),其它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其木叶灰,可能是用含钾、钠量较高的植物,如松、杉之类,其硅酸含量较低。禾本科的如稻秆、稻壳灰,95%以上是硅酸,钾、钠极少。文中所指的白石末,可能就是一种风化程度较浅的瓷土,硬度较高,硬如石头。瓷土钾、钠的含量随母岩种类的不同和风化程度的深浅,有很大的出入。如大窑同一矿坑的瓷土,上洞风化较深,钾、钠含3.1%左右,下洞含有5.2%左右。

至于现代的龙泉瓷厂,以谷壳灰加石灰石烧成釉灰的方法,可能是清代咸丰年间,从德化窑传出的。这称釉,其高温流动性最大,而且釉面光亮,毫无蕴藉如美玉的特色了。

      历代的风格

历代龙泉窑各有其特征,其各个风格的形成,与前述的烧制技术有极密切的关系!不过,在此单就其器形及装饰两项言之。

大致说来,龙泉窑的制坯有其传统,其辘轳的形制和操作,与景德镇就不同。

「菽园杂记」云:「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俟泥干则蘸釉涂饰。」钧即辘轳(即拉坯机)。模范是指素烧陶模。有的莲瓣碗,是用一外模,将模子放在拉坯机上,握一团泥,按在模内,随着机子的旋转,将泥团逐渐旋薄成碗形,再刮去多余溢出的泥,倒出即成。

直到现在,土法制坯仍如此。所用的辘轳是脚蹬的。陈万里在「瓷器与浙江」书中描述着:「………溢出的泥,刮去,中间穿一孔,为的是排泄气泡。最后用一块皮,将内部轻轻按刮一下,就算成功了。…1216个时后,就依次脱出模型,只须在旁边一吹,四面就同时分离,一合即出,泥还是湿的,放在板上晾干。等干了,再磨底,于是划花、上釉、预备去烧,大概做法如此。」

回顾历代的龙泉窑,五代时,以碗、盘、壶为多,其次为盆、钵、罐。成形后,往往用刀或篦状工具,刻画出线条构图简洁的各种图案。如水波、秋菊、花卉(缠枝)、童子戏花等。金村则发现殉葬用的五管瓶,均釉层薄,釉色青而泛黄,胎色灰白,仍属越窑系的风格。

北宋新兴的器形有瓶、炉、碟、粉盒和渣斗。北宋初五管瓶及骨灰罐时有所见。装饰方面,很少用五代时常用的团花,和篦状工具所画成的弧线、点线纹等。盛行云纹、蕉叶、鱼纹、带茎叶的莲花等。一般说来,已逐渐以简单而优美的造形取胜,不重视繁缛的装饰。南宋更在配釉上极力求改进,追求幽如美玉的效果,而青釉的釉色,取「深潭水清如碧玉」之意,釉层加厚,而铁分减少,形成独特的粉青釉色。形制及纹饰则极单纯,如鱼耳、凤耳、弦文、莲瓣、双鱼等。不过有盛骨灰的殉葬器――龙虎瓶,此乃一对盖罐,一贴塑蟠龙,一贴蟠虎。

元代,初期仍继续南宋的风格,但已有新样式。后期新兴的纹饰有雷文、锯齿、方格、字、鼓钉、如意、八仙、八卦、古钱、梅、桃、兰、牵牛花、秋葵、竹叶、灵芝、甜瓜、龟鹤、双凤衔绶、丹凤朝阳等。在大窑、宝定等地,还出土有饰以八思巴文的瓷片。八思巴文自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到元亡为止,使用范围很窄,元代瓷器上有八思巴文的,还只有龙泉窑青瓷。元龙泉窑的装饰手法也多种多样,除了前代的刻、画、贴花、印之外,还有运用泥线、铁斑,甚至有印花、镂刻。尤其是印花部分常常留置不上釉,烧制后,上釉部分呈青绿色,空出不上釉的部分,在还原后拖火的氧化气氛中,烧成橘红色,青绿与橘红相对比,十分鲜艳。元代曾制造荷叶大盖罐,罐身与底部不相属,底部是用一小碟黏贴而成。原来,高约50公分的大罐,若从一团泥拉坯而成一整件,比较费工。同时刻画莲瓣,也远不及宋时的精致。

明初龙泉窑,继续保持了一部分的元代特色,如大型的盘、香炉等,刻画繁缛的花卉。中期则多半花纹简单、刻画潦草,如雷文,莲瓣等等。间或有较精美的制品,但无复宋元时的盛况了。

龙泉窑是浙江省的民窑,后世推崇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绝非幸致。善用当地的原料,是每一古窑厂成功的秘诀,也唯有从当地特有的原料发展出来的独特风格,才是其它地区的窑厂所模仿不来的。

注:原来龙窑建于山坡上,前低后高。前端有火室,燃烧薪柴之用。窑身为长条形,原有若干烟孔及投柴孔(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龙窑已残破,故不明其数目),最尾端的墙壁下方有几个烟孔,外面有一弧形的墙挡住,算是烟囱。薪柴在火室内点燃后,尾端的烟囱打开,于是火焰及热气由山脚下的窑前端,逐渐沿着山坡传送到坡顶的窑尾。废气除了从最后面的烟囱排掉之外,还可以从窑身上的几个烟孔排出。

中国早期的陶窑是升焰式的,热气由底部传至窑顶,再由窑顶的烟囱排出废气及部分热气。烟囱的大小与温度上升的快慢有密切的关系,往往因温度上升太快,或窑内上下温差太多,导致坯体的坼裂。龙窑依山建筑,利用山坡的斜度,使得增温速度较为理想,其斜度为1417°。龙窑窑身相当大,现有的烟囱不足以负担全窑排气的功能,要靠窑身上每段的烟孔来辅助。有斜度的窑身,使得任何一段都可以进行热气上升、排出废气、吸进帮助燃烧的氧气的过程。这就是烧窑工所谓的「抽力」。

参考数据:

1. 朱伯谦、王士伦 浙江省龙泉青瓷窑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

2. 温州地区古窑址调查纪略

3. 陈万里 瓷器与浙江、中国青瓷史略

4. 周仁、张福康、郑永圃 龙泉历代青瓷烧制工艺的科学总结

5. 叶宏明 龙泉青瓷釉色的研究

6. Nigel Wood, Oriental Glazes.

陈擎光毕业于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现任职于故宫博物院器物处陶瓷股。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或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dmin@lqqcw.com我们将核实后删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钨钢修坯刀(图文)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