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是陶瓷器物的组成部分,也叫器耳。在陶器产生不久它就出现了,已经历了7000年以上的发展史,留下了众多的历史信息。了解和认识器耳是文物工作者、拍卖工作者、收藏爰好者的基本常识。这对于认识器物、正确为陶瓷器命名、掌握瓷器发展的时代特点以及陶瓷器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乾隆霏蓝釉描金银彩缠枝花卉纹小四系尊(条形尊) 以上是我们对陶瓷器耳式的初步学习和归纳,因资料有限,肯定不够全面。整理出来,请专家指教,也请有兴趣的同行补充完善。 作为瓶、壶、罐、陆等陶瓷器附属物的耳,多附于器物的颈、肩部。有的学者将附于肩、腹的也称之为耳,并将附于颈部的耳称颈耳,附于肩部的耳称肩耳,附于腹部的耳称腹耳。耳一般呈对称分布,式样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陶瓷器耳的式样至少有50种以上。大致可分为象形耳、态势耳和特殊耳三类。 象形耳是以耳的形象命名的耳,又分为动形耳、植物形耳和其他形象耳。动物耳又称鸟兽耳或牺耳。牺,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牲畜。《辞源》《牺尊》条引《南史・刘沼传》附刘杳:"尝与(沈)坐语及 清乾隆青花缠枝 莲纹牛头尊(螭) 宗庙牺尊,……杳曰:'古者樽彝刻木为鸟兽,凿项及背以出内酒。'"可知牺尊为鸟兽尊。同理,牺耳为鸟兽耳。兽耳有龙耳、螭耳、夔耳、虎耳、鹿耳、犬耳、兔耳、羊耳、牛耳、狮耳、象耳、铺首耳、鼠耳、蝙蝠耳等。鸟形耳和凤耳、海燕耳、鸠耳、鹦鹉耳等。这一类里也包括鱼耳、摩羯耳、面形耳。龙耳,龙一般蟠伏于器肩和颈部两侧,有的龙头作回望状,有的龙头向外、有的龙头向内;多流行于隋唐时期,以双龙耳瓶最为典型。元、明、清时期的龙耳也常见。对初学者来说,龙耳中最难区分的是螭龙耳和夔龙耳。螭龙,又称螭虎龙,是无角的龙,神话传说为水神。一说为雌龙,一说为龙子,又名蛟龙、蛟螭。夔龙 清乾隆豆青地开光 青花釉里红扁瓶(夔耳) 清乾隆豆青地开光 青花釉里红扁瓶(夔耳)也称花式龙、香草龙、一足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其状如牛,上唇上翻呈象鼻状,口吐一朵莲花或串珠,有前足而无后足,多有双翼,自前足之后都化成卷曲的花式。这两种耳式流行于商、周至春秋战国肘期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上;明、清瓷器也常见这两种耳式,以清至民国时期最多。虎耳,一种是铺首塑成虎面衔环耳,如南宋龙泉窑青釉双环虎耳弦纹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虎耳尊等。另一种耳塑成虎形,有立虎和卧虎。立虎后爪立于器肩、前爪搭于器沿,虎头则向高于器口,虎眼圆睁,两耳竖起,虎尾圆卷于后背上,这种耳多流行于宋元时期的香炉上;卧虎伏于器颈两侧。作回首凝望状,见战国朱绘陶壶。鹿耳,流行干西汉的陶瓿和清代的瓷仿铜器尊或鹿头尊上,两只鹿或鹿头塑于器肩部。犬首耳,见1990年河南新郑卷烟厂春秋墓出土陶器,鼎、盘、钵、盆多附此耳;犬两眼圆睁,两耳竖立,翅首仰望,似与家族有关系,以后很少见。兔耳、羊耳、牛耳、狮耳、象耳等多流行于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以瓶尊等为多见。其中的羊耳,多为羊首耳,除双羊首外,还有三羊首,取"三羊(阳)开泰"之意,以清代蟮鱼黄釉和蟮鱼青釉尊上最为流行。铺首耳,铺首原指附于门上、兽面衔环的门环,后来用于青铜器和瓶、罐、壶等陶瓷器的装饰。铺首耳一钟是做成兽面衔坏的模型贴于器物上,环不能活动;另一种是只帖首面,配以活动的环,故又称环耳或活环耳。陶瓷器的铺首装饰以西晋青瓷为多,元、明、清代延续使用。鼠耳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见西晋青釉扁壶,肩部附鼠形耳一对。蝙蝠耳流行于清代,且乾隆青花农耕图扁瓶(壶)和粉彩缠枝莲荷花壁瓶。 鸟形耳状如两只鸟伏于器物的颈、肩、腹上,常见有凤耳、海燕耳、鸠耳、鹦鹉耳等。凤耳,制成凤首形,宋代的龙泉窑瓶、汝窑尊流行此耳。海燕耳,只见清代"海晏河清尊"的耳式。鸠耳,流行于清代,见景德镇官窑茶叶末釉尊和粉青釉壶,颈两侧附鸠衔环耳一对。鹦鹉耳,流行于清代,见乾隆朝松石绿釉扁瓶,肩腹部有一对鹦鹉附其上。鱼耳,一种称鳅耳,其状呈鳅鱼形,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瓶、炉流行此耳,清代有仿制品;另一种做成 色状,鱼头、鱼尾、鱼鳞、鱼鳍清晰逼真,弯曲帖于器口下,见元代青花罐。摩羯耳,摩羯是印度神活中的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神异动物,被尊为河水之 清乾隆鳝鱼贵釉炉(狮耳) 精、生命之本。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和绘画之中。东晋时随着佛经汉译传入我国,到了唐代,成了金银器的装饰图案。后来也移入瓷器装饰,但作为器耳则见于元代。人面形耳,见清乾隆茶叶未釉瓶,口及器身均为四方矮角形,直颈,斜肩,鼓腹,圈足,颈部饰人面双耳。 植物形耳有花耳、石榴耳。花耳,耳制成花形,多为菊花,明代的瓶类流行此耳。石榴耳,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多为瓶类耳,颈部饰石榴一对。 清光绪粉彩博古古尊(鹿耳) 其他象形耳有牛鼻式耳、山形耳(包括山字耳、峰形耳)、月牙耳、云耳、火焰耳、鸡冠形耳、绶带耳、如意耳、如意绶带耳、朝冠耳、戟耳、凤眼耳、索耳、牌耳(蝶耳)、翅式衔环耳、瓶形耳、压经耳等。牛鼻式耳,形体宽大,呈牛鼻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陶罐上。山形耳,最早见春秋时期原始瓷鼎耳的造型,鼎腹浅盆形,平底,口沿平折,上置两个峰形耳。清代流行山字耳,其形如同横"山"字,多见于瓶的耳式。月牙耳像月牙状置于瓶颈两侧,流行于明代正统时期前后。与月牙耳形差不多的是戟耳,因其形似兵器戟而得名。戟耳有两种,一种如同方天化戟的一半,器颈部横出两个柱状体,在两个柱状体头上连有月牙刀;另一种是半月形,与器壁单柱相连,与月牙耳的区别在于月牙耳正面略宽,没有凸棱,戟耳边上有凸棱,与器壁连接的扁柱体比月牙耳窄;戟耳流行于宋代,明清有仿制品;月牙 耳流行于明代。云耳,如同卷云,有内卷云匀外卷云,内卷云耳半圆形扣于器颈两侧,半圆内饰云卷镂空;外卷云向外饰云卷,有的云卷如同"回"字纹镂空;流行于清至民国时期。绶带耳,颈部弧形伸出两条绶带,作半环形后,带尾帖于肩上;流行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多见授带耳葫户瓶(壶),又称宝月瓶、 抱月瓶;清代有仿制品。如意耳形同s形如意,清代流行,最典型的是乾隆时创制的如意耳葫芦瓶。清乾隆时还将绶带耳和如意耳合在一起,如意下飘着绶带,称如意授带耳。火焰耳,流行于春秋时期,多见原始瓷罐的耳式,罐肩部对称立一短圆柱,柱面帖塑火焰状耳。鸡冠形耳,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出土的深腹罐、鼎和缸等陶器上装饰这种耳。朝冠耳,因其形似朝冠的耳而得名,流行于明清时期,多见于香炉的耳式。索耳,也称绳耳,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黑陶绳耳罐,西周有原始青瓷盂,以后各代都有此耳式。凤眼耳,又称桥形耳、虎眼耳。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香炉或熏炉上,常在炉沿上塑相对的镂空外侈耳,如耳面较宽平,桥形,称桥形耳;如镂空处两角微尖如凤 清乾隆茶叶末釉尊(鸠耳) 眼,则称凤眼耳;如镂空处两角浑圆,形如虎眼,则称虎眼耳。牌耳,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耳上饰镂空的圆点,如同牌九上的点一样,多为瓶类耳。这种耳又如蝴蝶的翅膀,故也和蝴蝶耳。与这种耳差不多的是翅式耳,耳形如鸟的翅膀,但翅膀中间只有一个圆形镂孔。有的还从其镂孔中贴塑一环,成为翅式衔环耳,这种耳流行于元代,见卵白釉连座小瓶。 瓶形耳,只见清代乾隆炉钧釉瓶,灯笼尊式,翻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外撇,肩下、腹上饰瓶形耳-对,瓶上饰瓶耳,瓶上加瓶,仅见此一例。压经耳,双耳的上端微微上翘,如同用镇纸压住一般,故名。多见明清香炉的耳式。 万历五彩鸳鸯戏莲双耳瓶(月牙耳) (月牙耳) 态势耳,是指由耳的状态和气势命名的耳式。有大耳、卷耳、扁耳、贯耳、冲耳、曲耳等。大耳,耳形扁宽,从口沿外弧向下一直到腹部,与腹壁相连,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陶罐上,有一种不让主体的气势。卷耳,是耳向外侧卷曲、流行于明清时期;明成化香炉、清代大吉瓶多见此种耳式。扁耳,有的方片形斜贴于器颈上,有的方形中空,有的半环带三凸起,但厚度都较薄,故称扁耳;最早见春秋时期的彩绘陶双耳壶,耳宽面对壶体,正视耳为侧(窄)面;以后流行于明代,以正统时期为多,一般耳侧面对器体,正视耳为宽面。贯耳,又称投壶耳。呈竖置管状,管上下贯通。如管较短,则称鼻式耳。早期多用于系绳,后来用作装饰;始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陶贯耳壶,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明、清景德镇窑的瓶、尊上多流行此耳式。因汉魏时游戏用的投壶多附这种耳,故也你投壶耳。冲耳,又称冲天耳、朝天耳。有的耳从器颈或肩上伸出,或连着口沿,微斜上伸,直刺苍穹;有的口沿上半环直立,气势冲天;元、明、清香炉上常见此种耳。冲耳的特点是直立向上,故有人也称其为直耳、立耳或直立耳。相对于直耳的是曲耳。曲耳有内曲耳和外曲耳,内曲耳由颈部伸出向内弧曲;外曲耳则从颈部伸出向外微呈s形弯曲,有的耳顶部稍显粗大,有的耳顶部尖扁;如s形上部外展较大,则为朝冠耳了,也可以说朝冠耳是曲耳的一种。曲耳多为明清香炉的耳式。 特殊耳,是指耳式独特,无法归类者。有盲耳、单耳、双复耳、三耳、夹耳、扁环凸起耳等。盲耳,见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山类型的陶壶上,鸡冠状,其上有孔的称系,无孔的为盲耳,起装饰作用,一般竖置于壶口沿两侧。单耳,即一只耳,有单颈耳和单肩耳,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壶上,多为环形。双复耳,即两侧各有一对形制相同的耳;见于隋代双复耳瓶。三耳,流行于春秋时期,见原始瓷三耳钵,肩上置三兽衔环耳。夹耳,流行于五代南方地区,宋代也有制作,为仿木桶式耳;罐肩部有对称立夹式双耳,耳上都有相对的穿孔,盖两侧各伸出一横栓,栓端各有穿孔,器盖横栓合于立夹内,可于一端孔中穿上横轴,使器盖能自由开闭;也可两端都穿上横轴,令器盖闭合,移动时器盖不致滑落。有的与二立耳成直角方向又各有一单耳,也有穿孔,用于穿绳提携。扁环凸起耳,底部为扁环形,环上部向外凸起一个或两个扁方柱体,不是环耳,不是兽耳,也看不出象形和态势;但在西 清乾隆青花双耳龙纹葫芦瓶 (绶带耳) 清早期茶叶末釉三足炉 (直立耳)汉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瓿上,却显得匀称、和谐。浙江省博物暗藏一件西汉原始瓷罐,其耳式与这种耳差不多,右耳已残,耳面压印一手举剑,一手持盾的武士图案,和其为兽耳,不知何据。安徽涡阳石弓山汉墓出土陶瓿,半环上只有一个扁方凸起,耳面饰铺首,并称之为半环耳。看来这种耳式有必要深入研究并给予恰当定名。 除了上述耳式外,也有将系称作耳的。故也顺便谈一下系的同题,系,是壶、罐、瓶类器物肩、腹部用于穿绳提携的附属物。按一般的理解,凡是用于穿绳提携的都应称"系",而用于装饰的才称"耳"。但由于地方习惯和传承的原因,常见有明明是系也称耳的。细想起来,器物上的附件,没有单纯用于系绳提携,而不起装饰作用的。从这一点上看,"系"叫"耳"也是可以理解的。 系有环形、条形、桥形、龙首、鸡形、鼠形等式样的双系、四系、 六系、八系,呈对称排列,多见早期器物。也有等距三系、五系者。三系流行干五代时期,见孔雀蓝釉三系陶瓶;明清时期也有制作,明有翠青釉三系罐,清有撒金描金三系壶;五系见北宋钧窑花口莲花尊。环形系,呈圆环形,其中小而圆,中部有一孔的,又称小系。系环有圆形、方形、扁形;扁形有宽有窄。条形系,采用泥条形式贴塑在器肩部,有竖贴和横贴的不同;以东晋器较多见,各朝代器物都有这种系。桥形系,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物中较为多见,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也有这种系,其外观如梯形,内为拱形,如同一座拱桥贴塑在器物的肩部。每侧成对贴塑的环形、条形、桥形系,又你复系,有双复系和四复系,多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龙首系,龙首形,龙鼻下卷构成圆环;鸡形系,流行于西晋时期,见越窑青瓷鸡形四系罐,肩至腹中部上对称贴塑四鸡形系,鸡引颈展翅匍匐在器上,喙紧贴脑肩部,呈喙食伏,构成系环。鼠形系也即鼠耳。 清乾隆霏蓝釉描金银彩缠枝花卉纹小四系尊(条形尊) 以上是我们对陶瓷器耳式的初步学习和归纳,因资料有限,肯定不够全面。整理出来,请专家指教,也请有兴趣的同行补充完善。 (绶带耳) 清早期茶叶末釉三足炉 (直立耳)汉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瓿上,却显得匀称、和谐。浙江省博物暗藏一件西汉原始瓷罐,其耳式与这种耳差不多,右耳已残,耳面压印一手举剑,一手持盾的武士图案,和其为兽耳,不知何据。安徽涡阳石弓山汉墓出土陶瓿,半环上只有一个扁方凸起,耳面饰铺首,并称之为半环耳。看来这种耳式有必要深入研究并给予恰当定名。 除了上述耳式外,也有将系称作耳的。故也顺便谈一下系的同题,系,是壶、罐、瓶类器物肩、腹部用于穿绳提携的附属物。按一般的理解,凡是用于穿绳提携的都应称"系",而用于装饰的才称"耳"。但由于地方习惯和传承的原因,常见有明明是系也称耳的。细想起来,器物上的附件,没有单纯用于系绳提携,而不起装饰作用的。从这一点上看,"系"叫"耳"也是可以理解的。 系有环形、条形、桥形、龙首、鸡形、鼠形等式样的双系、四系、 六系、八系,呈对称排列,多见早期器物。也有等距三系、五系者。三系流行干五代时期,见孔雀蓝釉三系陶瓶;明清时期也有制作,明有翠青釉三系罐,清有撒金描金三系壶;五系见北宋钧窑花口莲花尊。环形系,呈圆环形,其中小而圆,中部有一孔的,又称小系。系环有圆形、方形、扁形;扁形有宽有窄。条形系,采用泥条形式贴塑在器肩部,有竖贴和横贴的不同;以东晋器较多见,各朝代器物都有这种系。桥形系,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物中较为多见,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也有这种系,其外观如梯形,内为拱形,如同一座拱桥贴塑在器物的肩部。每侧成对贴塑的环形、条形、桥形系,又你复系,有双复系和四复系,多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龙首系,龙首形,龙鼻下卷构成圆环;鸡形系,流行于西晋时期,见越窑青瓷鸡形四系罐,肩至腹中部上对称贴塑四鸡形系,鸡引颈展翅匍匐在器上,喙紧贴脑肩部,呈喙食伏,构成系环。鼠形系也即鼠耳。
|